應用

技術

物聯網世界 >> 物聯網新聞 >> 物聯網熱點新聞
企業(yè)注冊個人注冊登錄

1.1億LoRaWAN設備部署背后:專訪LoRa聯盟CEO談中國市場拓展

2025-07-01 09:07 智能通信定位圈

導讀:LoRaWAN從工業(yè)到消費全領域的深度滲透

在物聯網應用中,設備續(xù)航、覆蓋范圍與部署成本往往是企業(yè)選型的核心考量。LoRa/LoRaWAN恰恰以“低功耗、遠距離、低成本”的三位一體優(yōu)勢,成為全球范圍內LPWAN行業(yè)的領先技術。

研究機構IoT Analytics預測,2023年-2027年全球LPWAN連接數持續(xù)增長。在不包括中國的全球市場中,2023年LoRa的連接數占LPWAN連接總數的比例是41%,LTE-M連接數占比為31%,NB-IoT為20%;到2027年,除中國市場外,全球LPWAN市場上LoRa連接數仍然有36%的份額,依然占據LPWAN技術的首位。

近日,智能通信定位圈特別采訪了LoRa聯盟CEO Alper Yegin,就LoRaWAN技術的創(chuàng)新應用與全球推廣等熱點話題展開深入交流。

Alper Yegin是LoRa聯盟的首席執(zhí)行官,負責監(jiān)督該組織的戰(zhàn)略方向,并支持LoRaWAN技術的開發(fā)和全球采用。在成為首席執(zhí)行官之前,他曾擔任LoRa聯盟技術委員會主席八年,并擔任董事會副主席七年。

Yegin在物聯網、移動和無線通信行業(yè)擁有超過25年的經驗,曾擔任多個高級職位,包括Actility的首席技術官,以及三星電子、DoCoMo和Sun Microsystems的多個職位。他在IETF、3GPP、ETSI、Zigbee聯盟、WiMAX論壇和IPv6論壇等組織中為全球標準開發(fā)做出了貢獻,并擔任了領導職務。Yegin擁有16項專利,并撰寫了多項技術標準和論文。

一、LoRaWAN技術迭代:創(chuàng)新驅動能力升級

LoRaWAN作為低功耗廣域網絡的核心技術,正通過持續(xù)創(chuàng)新突破傳統(tǒng)技術的能力邊界。

LoRa與衛(wèi)星通信融合:當傳統(tǒng)地面通信難以覆蓋海洋、森林等偏遠環(huán)境時,LoRaWAN正在與衛(wèi)星供應商合作開發(fā)近地通信方案。這項仍在優(yōu)化的技術,正為海事和物流作業(yè)、自然資源監(jiān)測以及網絡覆蓋不足的區(qū)域提供穩(wěn)定可靠的連接。

LoRaWAN中繼器低成本擴展覆蓋范圍:“中繼”(Relay)功能允許客戶添加電池供電、易于部署的中繼節(jié)點,用作網絡擴展器。這些中繼節(jié)點可放置在偏遠位置或由于極端距離或環(huán)境而信號強度較弱的地區(qū),通過中繼器與非授權節(jié)點的組合,有效擴展現有網關和網絡的覆蓋范圍。

圖片1.jpg

支持IPv6:該功能允許LoRaWAN網絡原生承載IPv6數據包,實現終端設備與互聯網的無縫對接。這一創(chuàng)新突破了傳統(tǒng)物聯網架構中“網關協議轉換”的局限,使LoRaWAN終端設備(如傳感器、智能設備)具備全球唯一的IPv6地址,無需中轉服務器即可直接接入云平臺,徹底解決大規(guī)模部署時的地址短缺問題。

推出單通道網關:通過采用單通道基站并在基站端集成客戶端芯片來降低成本。因此,單個基站可實現低成本部署并確保信號覆蓋范圍,適用于智能家居等對成本較為敏感的場景。

二、LoRaWAN應用場景:從工業(yè)到消費的全領域滲透

從城市基礎設施到家庭生活場景,LoRaWAN以“低功耗、廣覆蓋、低成本、易部署”的共性優(yōu)勢,在不同行業(yè)刻畫出差異化的價值曲線。這種從工業(yè)到消費的全領域滲透,不僅印證了技術的普適性,更預示著LoRaWAN在萬物互聯時代的核心基礎設施地位。

智能計量領域是LoRaWAN連接量貢獻最大的領域,主要是聯網水表、聯網燃氣表等。例如在法國,僅一家公司就已部署了500萬臺聯網水表,且每年還在新增100萬臺聯網水表。

智能建筑與場館管理是另一個增長極快的垂直領域,存在諸多應用場景,例如空氣質量傳感器、濕度傳感器、溫度傳感器、能源監(jiān)控設備以及安全防護類應用等。目前市場對該領域的任何解決方案有著極高的需求。

石油、天然氣、采礦等場景內的管道壓力監(jiān)測、儲罐液位預警等需求的無線化改造,也可以基于LoRaWAN技術來實現。目前殼牌、道達爾能源等公司已有部署相關解決方案。

全球最大的害蟲防治公司能多潔(Rentokil Initial)已部署支持 LoRaWAN 的捕鼠器及其他設備,這些設備的通信范圍超過300米,即便在密集、復雜的環(huán)境中也能實現可靠的信號傳輸。

在英國,LoRaWAN技術還被用于校園、醫(yī)院、工廠等場景的人員及資產定位

智能家居領域已有許多企業(yè)推出搭載LoRaWAN技術的產品,例如聯網清潔機器人、聯網恒溫器、聯網割草機等。

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隨著AI技術帶來新一輪變革,LoRaWAN也在積極為與之融合做準備。在LoRa聯盟的成員企業(yè)中,例如霍尼韋爾已在開發(fā)集成機器學習模型的振動傳感器,結合傳感器本地計算與LoRa無線連接,打造邊緣AI解決方案。

三、全球推廣戰(zhàn)略:中國市場尤其關鍵

截至目前,LoRaWAN在全球范圍的設備部署量已達到1.1億件,并保持20%的年增長率。LoRa聯盟成員數量已達到350家,其中21位成員來自中國,例如翱捷科技、利爾達、創(chuàng)新微、星縱物聯、瑞科慧聯、矽遞科技等。

但不容忽視的是,中國市場因早期技術教育不足等原因,有相當規(guī)模的物聯網應用使用LoRa技術但不支持LoRaWAN協議,為此LoRa聯盟積極推進LoRaWAN的宣傳及應用,計劃吸納更多中國成員加入聯盟。

Alper Yegin特別強調技術遷移的便捷性:“從LoRa專有協議升級至LoRaWAN,硬件無需任何改動,只需在終端設備適配LoRaWAN軟件棧即可完成標準化改造?!边@一特性為中國市場存量設備升級掃清了技術障礙——企業(yè)無需重新投入硬件成本,僅通過軟件層面的協議替換,就能實現從私有系統(tǒng)到開放標準的平滑過渡。

Alper Yegin還指出,支持LoRaWAN這一開放協議對各方都極具價值。尤其對于中國企業(yè)而言,支持LoRaWAN開放協議不僅是技術選擇,更是商業(yè)戰(zhàn)略的必然:

一方面,標準化協議可提供最優(yōu)品質、最全功能集、最低成本以及最佳兼容性;

另一方面,出口型企業(yè)必須采用LoRaWAN標準,才能確保產品與海外廠商設備互聯互通。

不僅如此,LoRa聯盟成立了專門針對亞洲市場的工作小組,構建了“技術-認證-營銷”全方面支持體系:

技術深度賦能:提供從協議適配到解決方案開發(fā)的全流程技術支持,協助企業(yè)完成設備標準化改造;全球認證體系:通過聯盟認證的設備可接入全球LoRaWAN網絡;國際化營銷矩陣:將中國成員設備納入聯盟全球市場平臺,同步提供國際展會參展資格、行業(yè)峰會演講席位及社交媒體曝光資源,多維度助力企業(yè)成功出海。

小結

“技術融合、生態(tài)擴張、應用拓展”——幾乎就是Alper Yegin為LoRaWAN描繪的未來藍圖。毫無疑問,LoRaWAN擁有“連接萬物”的野心,至于這場由技術標準驅動的產業(yè)變革,最終將取得哪些成果,我們將拭目以待!